中新社台北2月19日电 台湾太阳能光电项目近来频传环保问题。有环境保护团体19日向台当局农业事务主管部门举牌抗议,指该部门近日制定的“生态检视指引”恐使农地遭受大幅破坏,让生物多样性沦为口号。

综合中央社、中时新闻网、联合新闻网等台媒报道,台农业事务主管部门当天召开一场关于农业用地变更为光电设施使用的“生态检视指引”意见交流会。多个环保团体在会前表示,台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纵容光电产业侵占农业用地,农业部门则以“宽松指引”大开后门。

有关团体指出,该“指引”至少存在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仅有针对农地开发光电事项的建议和行政指导,没有处罚和相应的监督机制;二是保护对象仅为濒临绝种的野生动物如石虎、草鸮,未将穿山甲及其他环境敏感动物列入。

在台湾,光电项目破坏生态秩序的案例并不罕见。台南市七股区近年力推渔电共生项目,养殖区内“非水域面积”大幅提升。有研究团体指出,2024年濒危鸟类黑面琵鹭在台南市的数量减少近200只,初步推测与当地多个光电项目施工有关。

台湾水资源保育联盟常务理事吴丽慧说,农地碳汇对于净零碳排的贡献,远大于光电的减碳效益,有关部门对于农地的保护和碳汇推动,本应该比推动光电更积极。

此外,更有不法厂商利用光电场掩埋大量废弃物,严重污染土地。据台媒报道,今年1月台南市宣布侦破“史上最大废土集团案”,该集团协助建筑业者处理混凝土块、柏油块等营建混合废弃物,运载至光电场地随意倾倒或掩埋。

台湾“风传媒”评论文章指出,岛内近年来的光电热潮,原本应是环保的象征,却出现种种“名义环保”的乱象,给台湾留下遍地垃圾,系统性的监管失灵悉数暴露。(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