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央行阶段性暂停在新澳历史查询结果公开市场买入国债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10日发布消息称,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其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2024年以来,中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下行较为明显,近期更是屡创新低。对此,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央行宣布暂停国债买入,有助于缓解资产荒,平衡国债市场供求关系。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国债买入是央行投放流动性的重要方式,但暂停国债买入不意味着市场流动性收紧。预计下一步,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向市场注入短期和长期资金,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东方金诚研发部执行总监冯琳预计,后续若政府债券供给放量,长债收益率回升至合理水平,市场供求关系能够自发地趋于平衡,央行就有可能恢复买入国债,继续发挥通过国债净买入操作向市场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作用。
在2024年6月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而是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代表未来货币政策框架演进的一个重要方向。(完)
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载人航天工程全线密切协同,先后圆满完成2次货运飞船补给、2次载人飞船发射和2次飞船返回任务,航天员乘组接续飞天圆梦、长期安全驻留,已安排在轨实施150余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应用与技术成果,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正不断显现。
他强调,水火无情、人命关天,事故就发生在身边,隐患排查整治是为群众安全着想,是大事,也是急事,不能心存侥幸,不能拖延等待,不能走过场,不容再发生同样的事故。
吴江浩:中国是一个超大经济体,看中国经济应着眼纵深视野、进行全景观察,客观整体把握当下之形与长远之势。几十年来的实践表明,用传统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难以解释中国的巨大发展。就当前和未来而言,盯着一些短期、微观数据,继续用西方经典模型分析判断中国经济,仍将是不准确的。2023年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依然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正如习近平主席讲到的,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尽管我们在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内外挑战,但中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远多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