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为老人送药。西湖区委宣传部 供图

中新网杭州2月21日电(王逸飞 袁芳 章洁)“施奶奶,您该吃药了!”在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的金秋养老家园里,一只名叫“小西”的机器狗成为老人们的新宠。它背着药箱,“哒哒哒”穿梭在走廊和庭院间,以语音提醒老人按时服药。

杭州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前沿城市,该市西湖区拥有多家知名机器人企业,产业基础较好。在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当地围绕“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目标,积极推进智慧化养老,将机器狗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正是其中的代表举措。

据悉,“小西”的出现是当地的首次试点,这也将为西湖区后续探索机器狗进社区、进校园积累经验。“我们希望科技能填补子女不在身边的空缺,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多些温暖和趣味。”古荡街道古南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开发该款机器狗的西湖机器人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工业领域常见的重型机器狗不同,它体重仅14公斤,搭载高精度激光雷达和摄像头,能自主规划路线、避开障碍物,还能通过语音与老人互动,实现递送物品、陪伴散步等多种功能。“小西的‘大脑’不断学习养老院的环境——通过自主建模,能精准识别每个老人的房间号,只需一句‘送药’或‘上厕所’,就能立刻响应需求。”

“小西”陪老人散步。西湖区委宣传部 供图

“小西,陪我走两圈。”养老家园里,王奶奶一声招呼,“小西”立刻踩着碎步走到老人面前,陪她在院子里散步。这些天相处下来,老人们争着和它“交朋友”,连“遛狗”都得排队。

记者了解到,“小西”还支持算法升级,未来可搭载语言大模型变身“话痨”陪老人聊天,还能通过人脸识别充当“哨兵”,实时追踪外出老人的位置,降低老人走失风险。

据悉,作为西湖大学人工智能成果的转化项目,“西湖机器人”团队正致力于开发更多轻量化服务型机器人。目前,小西的同门“兄弟”——多款双足、四足机器人已进入量产阶段。未来,在杭州,更多机器人有望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