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川渝法院新澳门资料大全正版资料谱写“司法协奏曲” 促进裁判尺度“同城标准”
中新网重庆1月10日电 (梁钦卿)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10日在线上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两地司法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情况。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海龙介绍,五年以来,两地高院共同加强对中、基层法院司法协作工作的统筹指导,两地三级法院院长主动带队交流,推动两地法院签订司法协作协议。同时,川渝建立健全两地法院和各业务条线定期研讨机制,及时交流研判审执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课题,促进裁判尺度“同城标准”。
在发挥环境资源审判服务跨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川渝两地法院共同设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渝司法协作生态保护基地,用法治力量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赖波军介绍,两地法院以框架协议为基础,梯次开展宽领域、多层级的司法协作,累计完成跨域立案、代为送达、委托执行等4.2万件次,审执工作“同城效应”逐步显现。川渝两地法院正以高效能协作、高质量司法、高水平服务的实绩实效,谱写护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司法协奏曲”。
接下来,重庆法院将健全常态化司法协调机制、健全一站式诉讼服务机制、健全标准化法律适用统一机制、健全专业化法院人才共育机制、健全数字化数智法院协同机制,以更加优质高效的跨域司法服务,助力优化川渝地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2024年5月,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重庆高院牵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5个省区市法院共同签订《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司法协作“13+2”协议》,并在重庆设立秘书处,创立目前我国参与法院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区域司法协作机制。
赖波军表示,接下来将在《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司法协作“13+2”协议》框架下,全方位对接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特别是川渝两地自贸区法院应进一步优化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法律查明与适用机制,推动形成涉外法治大协同工作格局。(完)
“融资协调机制是当前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破解房地产融资难题的创新举措。”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协调机制“应建尽建”原则,3月15日前,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建立融资协调机制,既要高质量完成“白名单”推送,又要高效率协调解决项目的难点问题,要严格按照标准做好项目筛选,经金融机构确认后形成第一批合格项目名单。
吴江浩: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确实有部分外企退出中国,但没有出现所谓“逃离潮”。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跨国投资出现普遍性下滑趋势。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202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减少18%,主要外资流入目的地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像印度减少47%,东盟减少16%。与之相比,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热情并未减退,依然坚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2023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引资规模仅次于2021年、2022年,处于历史第三高。同时,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4%。
证监会将认真研究吸收与会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与有关方面一道共同推动加大法制供给、提升执法效能、强化司法保障,更好发挥法治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的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