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持续优化国际化营商今日什么特马环境、提升“大科创”水平
中新网上海12月31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31日获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简称:商务区)建成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等一批总部基地,累计引进总部类企业和机构超过500家。加快建设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上海国际医学技术转化创新中心等一批科创载体,其中Innomatch全球供需对接平台搭建338个海外技术转移渠道,进一步提升“大科创”水平。
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能级情况的报告(简称:报告)。
近三年,商务区累计引进重点产业和投资类项目约550个,投资总额超3000亿元,打造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集聚区,新能源产业形成优势。据悉,商务区出台新一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发布“走出去”、低空经济、人才高地等配套支持政策。
据介绍,今年10月,上海市政府出台提升专业服务业能级等五个方面33项政策措施,支持商务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迄今落地率已超60%。今年进博会期间,上海国际展览贸易促进平台(365展贸网)发布,进一步放大展览贸易促进效应。此外,商务区全球数字贸易港建设成效初显,吸引数字企业超7000家,“丝路电商”辐射引领区建设加速成势,链接26个双边伙伴国资源。
商务区加快虹桥海外贸易中心建设,到今年上半年为止,累计引进39家国际贸易投资促进机构,联系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据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方面介绍,今年商务区设立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提供政务服务和专业服务平台,形成集聚70余家专业机构的服务联盟,服务企业2400多家次,服务企业“走出去”生态体系初步成型。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方面表示,根据《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商务区将全力推进总部“虹聚”计划,在长三角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中发挥“虹桥作用”;同时不断提高优势产业的集聚度、显示度和竞争力;加快科创策源主体导入,大力吸引和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类总部机构、国际化优质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支持龙头企业设立开放式创新平台、共享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深化产业链合作,打造一批高质量孵化器,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除了建立区港一体物流服务专窗,打造服务长三角电商企业“出海”第一站,商务区将做优“走出去”服务平台,鼓励本土专业机构加快构建国际服务市场网络,做强数字优势,以全球数字贸易港建设为抓手,以场景应用带动规则创新和主体集聚,形成具有虹桥比较优势的新增量。商务区协同开展产业链补链强链工作,加快推动各类创新主体集聚壮大。(完)
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